贵州雅光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内,工厂物联网系统加持的智慧车间在管控设备状态、效率分析、数据查询等信息,产线人员从38人减少至12人,但车间生产二极管的优品率却从之前的62%提高到了95%,产能与质量得到双向提升;

中航工业贵航股份永红散热器公司的数字化车间内,一个生产调度系统管控生产过程,追溯产品质量,梳理再造仓储物流等业务流程,综合效率提升10%,库房管理准确率提升90%以上,产品质量水平提升30%……

这两家企业的智能升级,都是基于贵州工业云平台完成的。

“除了助力传统企业的升级改造,我们还提供云采购、云协作、云设计等服务,全方位助力‘上云’企业提质、扩能、降本、增效。”贵州航天云网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杨灵运介绍,“以云协作为例,过去,设计零部件要聚集全国多地的设计师,加工成品后再讨论、设计、加工,这需要很长时间。现在,设计类企业可通过工业云的设计师联盟,让设计师们不用聚在一起,利用平台的设计软件协同制作,节约了出差经费,也缩短了研制时间。”

杨灵运解释:“贵州工业云平台,可以说是一个让‘企业有组织、资源无边界’的平台,起到连接枢纽和资源配比中心的作用。平台首先将工业全要素(设计、研发、生产、制造、物流、售后)连接起来,打通数据,然后企业再根据自身需求,实现对资源的优化配置。”

他以手机安卓系统为例说明:“假设我们的手机系统都是安卓,但我们还是会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喜好去下载不同的手机应用,甚至是不同的壁纸和布局。我们的工业云平台对于企业来说,就是这样一个系统,每个企业因生产不同而产生不同的诉求,企业能够在平台上定制不同的应用服务,同时在云端共享自身的数据资源。”

2015年,循着贵阳良好的产业生态环境,贵州航天云网科技有限公司落户贵阳高新区,正式开启“大数据+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征程。杨灵运回忆:“贵阳的大数据产业环境决定了我们有‘造血’能力。给力的扶持政策保障了优质的营商环境,加之贵阳发展大数据起步早、基础设施好,贵阳高新区内聚集了大量大数据企业,让上云企业共享资源有了前提。而我们自身也通过与落户在此的华为云、阿里达摩院、贵州大数据交易所等企业开展合作,实现数据价值的最大化。此外,贵阳企业对大数据持尝试和拥抱的态度,为我们推进企业上云降低了门槛。”

“要想下载手机应用,获得更多服务,首先得有一部智能手机。”杨灵运笑着说,2016年以来,依托贵州省“千企改造”“万企融合”“大数据+三次产业深度融合”等系列专项行动,航天云网带着平台下市州、进行业、入企业,为企业梳理各类痛点提供相应解决方案,并根据本地企业特点,打造了适合中小企业应用的云企助——企业上云服务平台,帮助2000余家中小企业快速上云,用上了“智能手机”。目前,该平台的注册用户已突破170550户,累计接入省内主要生产设备连接4093台,提供260个大数据及智能制造解决方案、142个实施案例供企业筛选使用。

杨灵运表示,政策为企业上云注入了公信力,而我们则需给云上的企业更多安全感。为确保“工业版安卓系统”安全运行,保障企业的信息安全,航天云网将依托云上贵州,全力做好数据安全工作,不断加大科研力度,继续以国防军工级别标准构建工业信息安全创新中心,形成全方位覆盖端(工控端——企业的生产端)、网(工控网、互联网)、云(云服务后台)的信息安全体系,保障企业放心享用定制化服务,释放平台跨行业、跨领域的数据采集能力,从而更好为贵州企业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