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当软件国产化替代撞上“专精特新“小巨人,会碰出怎样的火花呢?

当前,新旧动能转换是经济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这离不开科技创新,也离不开众多中小企业的高质量发展。

今年7月,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强化科技创新和产业链韧性,加强基础研究,推动应用研究,加快解决“卡脖子”难题,发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所谓的“专精特新”,就是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的代名词。这些企业大部分出自于制造业,虽然体量不大,但本质上是向创新领域发展,是实现中国智造的重要源泉。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数智化赋能必不可少。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软件国产化替代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企业只有在高科技领域摆脱西方的制裁和打压,才能让“华为事件”不再重演。

但是国产应用软件若要实现完全替代,应用牵引是一个关键。尤其是对于复杂的高端制造应用软件,想要抢夺国外巨头在中大型客户的市场份额,除产品能力外,政策的无形之手是落实突破的关键。只有在政府的号召下,细分领域的龙头企业优先采购性能好、替代性强的本土应用软件,才能将国产化真正拉上快车道。

如此一来,“专精特新”小巨人与高端制造国产化软件之间就形成了天然的连接,发挥各自之长,弥合科技鸿沟。

着力“专精特新”,弥合技术鸿沟

纵观高端制造服务市场,能够替代SAP和Oracle的本土化产品少之又少,用友U9 cloud绝对算是小巨人的最优之选。

ERP时代,服务企业信息化的厂商主要有SAP、Oracle、用友、浪潮、金蝶、微软、Infor等。除了本土选手外,SAP、甲骨文占据一定的高端市场。但是进入云时代,国内厂商已坚定加速云化产品研发,利用新一代技术架构优势,缩小与国外产品在性能上的差异,提高产品可用性。例如U9 cloud,早已满足高端集团型制造企业对于生产、研发、运营、管理等需求,不仅帮助企业全球化发展,且在价格上更具有优势。

况且,虽然疫情造成了一定冲击,但大部分制造企业依然处于前进发展的状态。而不断变化的各种业务形态,让天生缺乏互联网和云基因的国外产品在应对创新应用时显得力不从心。

而这正是U9 cloud的强项。以用友BIP为基座的U9 cloud采用微服务、元数据驱动、中台化等架构设计,涵盖平台服务、应用服务、业务服务与数据服务等形态,是支撑企业随需而变、商业创新的利器。

目前,“专精特新”小巨人已达到4762家。从行业分布来看,超六成企业属于工业“四基”领域,九成集中在制造业领域,其中机械设备企业数量最多。他们往往专注于细分市场,是各领域的佼佼者。这正与U9 cloud所服务的范围不谋而合。

深耕制造领域十三载,U9 cloud在机械、电子、汽配、家具、整车、军工等细分行业有着深厚的积累,尤其是机械、电子和汽配行业,不但打造了多个成熟的产品模式和应用场景,也服务了不少龙头企业和上市公司,见证了企业由信息化走向数智化的历程。而这些企业正是国产化替代的先行者,也是“专精特新”小巨人的排头兵。

强强联合,创新加倍

“专精特新”小巨人的灵魂是创新。他们不仅具备核心技术,且在创新能力上也遥遥领先。而U9 cloud自从诞生之日起,就被烙上深深地“创新”标签。与小巨人的结合,可谓创新加倍。

从模式创新上看,U9 cloud聚焦六大商业模式:个性化定制、网络化协同、智能化生产、服务化转型、精细化管控和一体化应用,且在每一个关键环节都具备典型的创新应用。比如个性化定制方面的超级BOM,智能化生产方面的AIoT、工业大脑,服务化转型方面的设备后服务等。

从服务创新上看,U9 cloud可以帮助企业连接客户、经销商、供应商,打造产业链大协同,构建企业自主的生态圈;帮助全球性的集团化企业搭建统一管控平台,满足多地点、多法人、多事业部、多语言、多币种、多税制等跨国经营管理需求;帮助企业构建多层级的阿米巴责任考核体系,实现集团统一管控;帮助企业打造多组织协同、精益生产计划体系,构建敏捷制造体系;帮助企业构建项目制造管理闭环,实现设计制造一体化、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构建人、物料、设备之间的互联,依靠智能化技术实现智能排程与调度等。

从架构创新上看,前有U9 ERP首创完全基于SOA架构的世界级管理软件,后有U9 cloud全面支持多云部署,完美适配国产IaaS厂商,企业可自由选择部署资源。

从技术创新上看,基于全新技术架构的U9 cloud以用友BIP平台为基础,不仅是用友精智工业互联网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且全面运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成为企业数智制造的首选。

从交付创新上看,云化后的U9 cloud推出了AGL三段敏捷实施方法论,提供按场景预置、批量导入导出、初始化建账、快速环境修复、知识弹窗等工具,满足企业对于敏捷实施、快速上线的诉求,让客户投资快速得到回报。

从发展创新上看,用友联合国内外优势行业厂商,发起成立了中国智能制造创新实践联盟,以优势互补、融合发展的创新模式打造软硬一体化的解决方案,服务高端制造智能化升级。

“成就”典型的小巨人

在政策的持续引导下,越来越多的云厂商将目光瞄向“小巨人”,或是全新部署、或是国产化替代,助力他们成长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细分行业“隐形冠军”。

作为一家专注于过程自动化仪器仪表产品研发、生产、销售和工程服务的企业,万讯自控是中国自动化细分行业的小巨人,主要生产执行器、工业二次仪表、控制阀等产品,核心业务具备典型的多品种、小批量,非标生产等特点。

为了解决业务数据一体化、集团多组织管理等痛点,2014年万讯自控部署了用友U9 ERP,并在随后几年里上线了MES、PLM等产品,构建了以U9为核心的数智化体系。

今年,公司整体切换至U9 cloud平台。这不仅源于平台的开放性,帮助企业构建基于参数的模型,与BOM协同,化解由于统一产品类型过多而导致的BOM数据庞大的问题。同时,以U9 cloud为平台的业务运营控制体系和自主开发的ESIP数据交互平台,连接了包括CRM、OA、MES、WMS、PLM等异构系统,建立了企业在价值链节点、设备、产品及数字化系统之间的数据交互。此外,万讯自控在U9 cloud上构建的“数据闹钟”可以帮助他们智慧运营,实时获取系统异常数据,及时预警。

万讯自控总裁傅晓阳表示,借助于U9 cloud,企业实现了研发设计制造一体化、集团管控、智能化应用,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数据参数调用和AI数据建模,实现企业数字资产效益最大化。

在中国板式家具机械行业,弘亚数控可算是绝对的佼佼者。他们长期专注于板式家具机械专用设备的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致力于为客户提供数控化、信息化的全系列板式家具生产设备和数字化解决方案。

近年来,面对“定制家具+精装修渗透率”持续提升而带来的板式家具机械数控化、柔性化、智能化的巨大需求,弘亚数控以“升级、优化、整合”为目标,通过U9 cloud打造了多组织协同和管控的数智化平台,实现从数据到业务的集团化管控。同时,通过完善现有生产计划管理体系,实现计划生产协同,合理编排生产进度,降本增效。此外,通过打造供应商协同平台,实现多组织供应链协同,降低采购成本,疏通与供应商之间的沟通渠道。

企业CIO马佳德认为,针对于企业日益多样化的经营模式、复杂化的管理场景,U9 cloud全面支撑组织变革,帮助企业重构管理价值,创新应用价值。

比如在需求计划方面,企业实现了从按单跑毛需求到按单跑净需求的转变,降低库存和生产成本;在成品管理方面,企业加强了整机管理,贯穿从生产到库存,再到销售出货、售后追溯的整个管理链条;在生产管理方面,系统可实时反馈目前缺料的信息,使生产、采购、仓库快速响应,保证生产进度。

未来,弘亚数控将积极探索行业最佳实践,完全打通企业内部价值链,并积极对接产业链,打造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化商业。

作为上海市重点培育的“小巨人”企业,华测导航是国内北斗高精度卫星导航定位产业的领先企业之一,专业从事高精度卫星导航定位相关软硬件技术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在全新数字商业时代,华测导航积极拥抱数智化转型,从产品与业务创新、组织与管理变革两方面入手,依托U9 cloud构建集团统一管控平台和从线索到现金的客户全业务周期响应体系,实现了以客户为中心的一体化IPD业务流程通过数字化管理,打造了从计划到制造的敏捷供应链建设和覆盖产品全生命周期的责任考核体系,让公司的数智化建设从第一阶段由缺到全、实现可管,进阶到第二阶段由全到通、实现可控,再到如今的第三阶段由通到智,实现可见的方向发展。

公司财务总监高占武说,依托U9 cloud、PLM、友云采、eHR、BI等多系统集成系统,华测导航全面构建了全价值链数智化平台,实现线索到回款全过程管理、构建了敏捷供应链体系,真正落地阿米巴责任核算,有效提升了企业发展核心竞争力,促进了商业创新与管理变革。

正如弘亚数控、华测导航、万讯自控这样小而强、小而美的细分行业小巨人,正凭借数字化、智能化的U9 cloud创造了无数的创新应用和场景,为他们成为行业的“巨无霸”赢得了时间。

从“小巨人”到“巨无霸”

目前,有不少省份将“中小企业上云”纳入到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体系中。毕竟新一代技术革命的潮流浩浩荡荡,小巨人只有抓住数智化发展的机遇,不断释放蕴藏的能量,才能不被时代所抛弃。

而面对数千家“小巨人”的迫切需求,用友U9 cloud以全新的技术平台、全面的产品能力、差异化的竞争优势为他们赋能,化解企业创新和转型的烦恼,打通产业链中的断点和堵点,让“小巨人”真正迸发大能量,成为中国智造的“巨无霸”。